使用者指南/概述


基本資訊

《基本資訊》

  • 開館時間
    4/1~4/25 11/6~3/31 上午9點~下午5點
    4/27~11/4 上午9點~下午6點

  • 休館日
    【年末年初】
    12/29(週日)~ 1/ 3(週五)
    【館内整理・臨時休館】
    2019年  4月 26(週五)
    7月 2(週二)、12(週五)
    8月 26(週一)
    9月 11(週三)
    11月 5(週二)、14(週四)、25(週一)
    12月 6(週五)
    2020年 1月 31(週五)
    2月 13(週四)、25(週二)
    【薰蒸休館】
    3/11(週三)~ 3/18(週三)

門票

  • 門票(每人)
常設展
(無預售優惠)
特別展
一般期間 特定期間 預售票 當天票
普通 310日圓
(250日圓)
250日圓
(200日圓)
400日圓
(320日圓)
500日圓
(400日圓)
高中生・大學生 150日圓
(120日圓)
120日圓
(100日圓)
200日圓
(160日圓)
240日圓
(200日圓)

※( )內是指20人以上的團體票價。
※特定期間是指1月及2月。
※身心障礙者及住在養老院的老人等可免費參觀。詳情請參閱下方“免費參觀時”。
※購買特別展門票,可免費參觀常設展。
※外部主辦的展覽可能需另行支付費用。


交通指南

交通方式

  • 從JR青森站東口出站,向東沿新町通前進,在新町通和柳町十字路口左轉,繼續向前,在第二個十字路口朝著青森華盛頓酒店前進然後右轉,繼續前進,第二個十字路口(鄉土館前)的前面左側即是。
  • 搭乘青森接駁公車de線路公車Nebutan號 “開往棟方志功紀念館前” 從JR青森站7號乘車處或JR新青森站東口3號乘車處乘至縣立鄉土館前下車即是
  • 搭乘青森市市民公車青柳線 JR青森站(2號乘車處)至華盛頓酒店前下車後步行1分鐘(或至本町五丁目下車後步行1分鐘)
  • 搭乘市營公車從JR青森站搭乘“國道經由”(或“古川經由”)各條線路公車至市役所前或NTT青森支店前下車後步行約8分鐘
  • 搭乘市營公車從JR青森站搭乘“新町經由”各條路線公車至新町二丁目下車後步行約8分鐘
  • 搭乘計程車距離JR青森站5分鐘車程

停車場

  • 正面西側停車場(26個普通車位)
  • 建築物內北側停車場(3個身心障礙者專用車位)


展廳

擁有8個常設展廳(1~8)與1個特別展廳。展廳1~7為新館,展廳8和特別展廳為舊館。舊館使用的是原青森銀行總行的建築物。至登錄有形文化遺產舊館建築物

常設展廳

常設展廳分別展示了本縣的考古和民俗資料、歷史與自然、鄉土先人們等。

  • 1 第一展廳【考古展廳】~蘊藏史前文化之謎的青森~
  • 2 第二展廳【自然展廳】~謳歌四季的青森自然~
  • 3 第三展廳【歴史展廳】~波瀾壯闊的鄉土歷程~
  • 4 第四展廳【民俗展廳】~平民生活與精神~
  • 5 第五展廳【蘋果展廳】~蘋果與青森縣~
  • 6 第六展廳【鄉土學習室】~興奮體驗室~
  • 7 第七展廳【先人展廳】~光輝的鄉土先人們~
  • 8 第八展廳【風韻堂展廳】~風韻堂藏品~
  • A 成田彥榮展角

特別展廳(大廳)

特別展廳進行企劃展示。

第一展廳

展示的是舊石器時代~彌生時代縣內各地遺址和出土文物,介紹了包括被認為在從舊石器時代移轉至繩文時代中佔據重要位置的大平山元遺址,在青森縣綻放的繩文文化重要遺址龜岡遺址和三內丸山遺址、被認為在水稻種植傳播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砂澤遺址(弘前市)、垂柳遺址(田舍館村)等等。

遮光器土偶《複製》龜岡遺址

第二展廳

世界遺產“白神山地”的山毛櫸樹林等等,青森縣擁有著富饒的自然資源。展廳內透過立體透視模型、標本及剝製標本等對棲息在縣內的動植物和昆蟲等進行了展示介紹。昭和59年(1984)落在青森市的“青森隕石”是來自宇宙的禮物。向後人們講述著岩木山曾經是海底的“岩木山鯨魚”化石。在此可以瞭解地質年代及礦物等地球歷史與青森縣之間的關係。


自然展廳的情景|諾氏古菱齒象模型

第三展廳

能夠按照從奈良時代到現代的歷史軌跡,感受青森縣的歷史。被稱為“蝦夷”的人們,到底是怎樣的人?鐮倉、室町和戰國時代的武士、農民們都擁有著怎樣的信仰?江戶時代的津輕領和南部領過著怎樣的生活?經歷明治、大正和昭和年代,青森縣發生了哪些變化?展示還結合了青森縣與北方世界的關係。


北方世界中的青森|北方世界中的青森

第四展廳

青森縣位於本州最北側,因嚴酷的氣候而聞名。但利用這些風土條件,人民生活卻豐富多彩。請透過農具及藤布工作服的外套,想像當年人們的生活。御白樣及靈能者信仰等等,請用心感受當地人的心靈依托。

第五展廳

蘋果是青森縣的主要產業,產量約占全日本的一半。但是青森經歷了一番艱苦才奠定蘋果產地的地位。品種改良和技術改良的努力,構建起青森蘋果品牌。在這裡,可以瞭解多樣化品種與栽培技術的變遷。

第六展廳

這裡是激發孩子們興趣的“體驗區”,能夠接觸過去生活中的道具以及懷舊玩具。還有影片教材以及鄉土相關圖書,能夠展開“調查學習”。“多功能區”還展示以過去的道具為主的迷你展覽。可用於中小學生的體驗授課,或是來此遠足參觀等。

第七展廳

以獨特的感性去碰撞木版畫,並將自己的作品稱為“板畫”的棟方志功。從真正的聲樂家轉行進入歌謠界並留下偉大足跡的淡谷典子。透過實物資料展示介紹了為青森縣的發展做出貢獻的108位“鄉土先人”。

植物生態學者 郡場寬的打字機

第八展廳

以大高興氏捐贈的繩文時代晚期出土文物為主的風韻堂藏品展廳。收藏品總數多達約1萬2千件。本收藏品中,從龜岡遺址出土的60餘件優秀文物被指定為縣重寶,龜岡遺址出土文物散落在各地,這些是其中留在當地的珍貴資料。展廳內的匾額由“風韻堂”的命名人棟方志功親筆題寫。請和第一展廳(考古展廳)一起鑒賞繩文之美。


風韻堂展廳內部|遮光器土偶(三戶町八日町遺址出土)

成田彥榮展區

為青森縣文化遺產保護鞠躬盡瘁的成田彥榮先生的業績及其部分收藏品介紹。


沿革

使命

  • 青森縣立鄉土館的成立目的,是希望今人們回顧自己的故鄉青森縣的歷史,關注現在,思考未來。
  • 本館作為縣立博物館的使命,是作為社會教育設施,透過收集、保管和展示資料、調查研究及教育普及等活動,幫助大家廣泛理解青森縣的歷史與自然等。
  • 為此本館除按照考古、自然、歷史、民俗等領域開設常設展,還舉辦特別展、企劃展、藝廊脫口秀、演講會和講習會、觀察會等等,提供各種參觀和學習的機會。本館衷心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光臨本館,進一步加深對青森縣的理解。

年譜

  • 昭和42年度(1967年04月-1968年03月)
    ◇昭和42年11月4日
    青森縣明治百年紀念事業審議會向竹內俊吉縣知事彙報“應成立鄉土館,作為紀念明治百年、熱愛故土、培養科學精神的教育機構”。
  • 昭和43年度(1968年04月-1969年03月)
    ◇昭和43年10月
    接青森縣明治百年紀念事業審議會的彙報,竹內縣知事決定建設“縣立鄉土館”。
    ◇昭和44年3月
    購買現在所在地本町2丁目土地。
  • 昭和44年度(1969年04月-1970年03月)
    ◇昭和44年4月
    青森銀行轉讓其原總行的建築物(位於本町2丁目)。
    作為舊第五十九銀行青森分行的建築物、建於昭和6年(1931)(設計師為堀江幸治)。
    ※別館作為特別展廳(大廳)使用等。
    ※平成16年(2004年)3月、被指定為國家登錄有形文化遺產(建造物)。
  • 昭和45年度(1970年04月-1971年03月)
    ◇昭和45年4月
    鄉土館開設準備室啟動(青森縣立圖書館內)。
    ◇昭和45年8月
    開設準備室遷至建設現場相鄰的青森銀行總行金庫(~至昭和47年(1972年)11月)。
    開始收集資料。
    ◇昭和45年11月
    本館新建工程動工。
  • 昭和46年度(1971年04月-1972年03月)
    ◇昭和46年6月
    大高興先生向鄉土館捐贈了11,201件考古資料(風韻堂收藏品)。
  • 昭和47年度(1972年04月-1973年03月)
    ◇昭和47年11月
    本館新建工程竣工。
    ◇昭和47年12月
    從大高先生處接受風韻堂收藏品。
  • 昭和48年度(1973年04月-1974年03月)
    ◇昭和48年4月1日
    青森縣立鄉土館條例施行,成立青森縣立鄉土館。
    ◇昭和48年9月20日
    舉辦開館儀式,隔天21日起向民眾開放。
    ※包括第一展廳至第六展廳的6個常設展廳和特別展廳(大廳)、特別展區。
  • 昭和49年度(1974年04月-1975年03月)
    ◆在繩文時代生活展區隨甕棺一起展示了上北郡六個村莊出土的人骨。
    ◆在龜岡文化展區展示了木造町龜岡遺址出土的土偶(重要文化遺產)。
  • 昭和50年度(1975年04月-1976年03月)
    ◇昭和50年7月23日
    參觀人數累計達30萬人
  • 昭和51年度(1976年04月-1977年03月)
    ◆設置體驗區。
  • 昭和52年度(1977年04月-1978年03月)
    ◇昭和52年7月
    風韻堂收藏品中的60件“龜岡遺址出土文物”被指定為縣重寶。
  • 昭和53年度(1978年04月-1979年03月)
    ◇昭和54年1月
    設置設特展區《蘋果與青森縣》。
  • 昭和54年度(1979年04月-1980年03月)
    ◇昭和55年2月
    在門廊大廳展示青森縣出身的雕金作家小林尚瑉氏的《十二支擺設》作品。
  • 昭和55年度(1980年04月-1981年03月)
    ◇昭和55年5月
    參觀人數累計達50萬人。
  • 昭和56年度(1981年04月-1982年03月)
    ◇昭和57年2月
    對第二展廳的展示進行了替換,新設立體透視模型展示《潮水窪的生物們》。
  • 昭和57年度(1982年04月-1983年03月)
    ◆將鄉土遺址展區替換成平賀町井澤遺址、堀合遺址和石鄉遺址展示。
  • 昭和58年度(1983年04月-1984年03月)
    ◆鄉土的遺址展區替換成青森市近野遺址展示。
  • 昭和59年度(1984年04月-1985年03月)
    ◇昭和59年7月
    在門廊大廳展示“青森隕石”。
    日本生命財團捐指示牌“青森縣立鄉土綜合指南”。
  • 昭和60年度(1985年04月-1986年03月)
    ◇昭和61年3月
    館藏資料數達41,029件。
  • 昭和61年度(1986年04月-1987年03月)
    ◆複製展示戰國末期的重要文書《豐臣秀吉朱印狀致南部右京亮》(國立史料館藏津輕家文書)。
  • 昭和62年度(1987年04月-1988年03月)
    ◇昭和63年3月
    館藏資料數達41,532件。
  • 昭和63年度(1988年04月-1989年03月)
    ◇昭和63年7月
    對第五展廳進行大規模的展示替換。主題為《不斷發展的青森縣》。引進了電腦系統。
  • 平成元年度(1989年04月-1990年03月)
    ◆昭和64年1月8日
    昭和天皇駕崩。改年號為“平成”。
    ◇平成元年7月
    參觀人數累計達100萬人。
  • 平成02年度(1990年04月-1991年03月)
    ◇平成3年1月
    第三展廳展示替換成《古代・中世纪》。
  • 平成03年度(1991年04月-1992年03月)
    ◇平成3年6月
    “宇鐵遺址出土文物”559件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遺產。
    ◇平成4年1月
    第二展廳的《青森縣地質與氣象》展示替換成《青森的大地》。
  • 平成04年度(1992年04月-1993年03月)
    ◆購入西側鄰接地做為停車場使用。
    ◇平成4年10月21日
    停車場建成。開始使用。
    ◇平成5年1月
    對第一展廳進行了大規模的展示替換。
  • 平成05年度(1993年04月-1994年03月)
    ◇平成06年1月
    對第四展廳進行了大規模的展示替換。在《節慶和生活》展區新設影像展示。
  • 平成06年度(1994年04月-1995年03月)
  • 平成07年度(1995年04月-1996年03月)
  • 平成08年度(1996年04月-1997年03月)
  • 平成09年度(1997年04月-1998年03月)
    ◆平成9年8月
    在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市地方鄉土博物館舉辦特別展《青森-北日本之心》。
  • 平成10年度(1998年04月-1999年03月)
  • 平成11年度(1999年04月-2000年03月)
    ◇平成11年7月
    為展開共同學術調查,派了3名人員前往哈巴羅夫斯克市。接著接受來自哈巴羅夫斯克市的3名人員。
    ◇平成11年11月12日
    為慶祝天皇陛下登基在位十年紀念,將這一天定為免費開放日。
    ◇平成12年1月
    對第二展廳進行了大規模的展示替換。
  • 平成12年度(2000年04月-2001年03月)
    ◇平成12年7月
    為展開共同學術調查,派遣3名人員前往哈巴羅夫斯克市出差。
    ◇平成12年8月
    為展開共同學術調查,接受了來自哈巴羅夫斯克市的3名人員。
    ◇平成13年3月
    在美國緬因州博物館(奧古斯塔市)舉辦特別展《青森與緬因-跨越時間的橋樑》
    ◇平成13年3月
    對第三展廳《新地圖》展區進行了大規模的展示替換。
  • 平成13年度(2001年04月-2002年03月)
    ◇平成13年12月21日
    開放第七展廳《光輝的鄉土先人們》。
    同時對展廳名稱進行了部分變更。
     特設展區《蘋果與青森縣》→第五展廳
     第五展廳→第六展廳
     《光輝的鄉土先人們》→第七展廳
     第六展廳(風韻堂)→第八展廳
  • 平成14年度(2002年04月-2003年03月)
    ◇平成14年4月16日
    公開鄉土館首頁。
    ◇平成14年7月
    在哈巴羅夫斯克市簽訂第2次學術調查協議。展開共同學術調查。
    ◇平成14年8月
    哈巴羅夫斯克市地方鄉土博物館職員訪日,在縣內展開學術調查。
    美國緬因州事務級協定團訪日。
    ◆參觀人數累計達150萬人。
  • 平成15年度(2003年04月-2004年03月)
    ◇平成15年4月
    對鄉土館條款進行了部分修訂,新設特別展門票價格及常設展特定期間門票價格。
    對鄉土館規定進行了修訂,增加國定假日開館及年底年初休館天數。
    ◇平成15年7月
    為展開共同學術調查,派遣3名人員前往哈巴羅夫斯克市出差。為展開共同學術調查,接著接受來自哈巴羅夫斯克市的3名人員。
    ◇平成16年3月
    青森縣立鄉土館的“舊青森銀行總行”部分建築成為國家登錄有形文化遺產(建築物)。
    ◆全年參觀總人數超過10萬人 (107,719人)。
  • 平成16年度(2004年04月-2005年03月)
    ◇平成16年4月
    對鄉土館規定進行了部分修訂。開放時間延長為9:00~18:00。另外週一也改為開館日。
    ◇平成17年3月
    對第三展廳(歷史)進行了大規模的展示替換,新設《復興與發展的昭和年代》展區。
  • 平成17年度(2005年04月-2006年03月)
    ◇平成18年3月
    對未來展廳進行了大規模的展示替換,新設鄉土學習室“興奮體驗室”。
  • 平成18年度(2006年04月-2007年03月)
    ◇平成18年4月
    對門票價格進行部分修訂,團體門票從5折變成8折,取消了65歲以上老人免費參觀的規定。
  • 平成19年度(2007年04月-2008年03月)
  • 平成20年度(2008年04月-2009年03月)
  • 平成21年度(2009年04月-2010年03月)
    ◇平成22年1月
    舉辦地區文化藝術振興推廣事業“民俗藝能特別公演”(1樓特別展廳)。
    ◇平成22年3月
    2006年起需要4年計畫的給排水管道改造工程結束。
    利用緊急經濟對策事業對館藏資料等館內閱覽系統進行了整頓。
  • 平成22年度(2010年04月-2011年03月)
    ◇平成23年3月
    11日 發生東北地區太平洋海域地震。震央所在地三陸沖震級9.0,最大震度7級。太平洋一側的三陸沿岸等地發生了最高超過20公尺的海嘯。青森市震度為4級。
    12日 本館儘管未因地震受災,但因停電而臨時休館。
    19日 為節電而暫停了《新收藏展2010》,決定年度內臨時休館。
    ◇平成22年4月
    參觀人數累計達200萬人。
  • 平成23年度(2011年04月-2012年03月)
    ◇平成23年4月1日
    因東日本大地震的影響,無法供應暖氣燃料,一直休館至4月13日。
    ◇平成23年4月6日
    陸奧國津輕郡之繪圖(正保國繪圖寫)被指定為縣重寶。
    ◇平成23年6月15日
    對鄉土館規定進行了部分修訂。由指定管理人進行設施管理。
    ◇平成24年2月1日
    因建設工程休館至3月31日。
  • 平成24年度(2012年04月~2013年03月)
    ◇平成24年4月1日
    引進指定管理人制度,主要負責設施管理、學藝部門的宣傳和意見聽取、向講解員委託講解任務。
    ◇平成25年3月15日
    展示說明《縱橫四海的人們》發刊。
    ◇平成25年3月
    對自然展廳《青森縣的動物》展區進行了重新整修。透過剝製標本和壁板對《青森縣的哺乳類》及《青森縣的鳥類》進行介紹。另外還對《青森的大地》展區的影像資料“十和田湖的形成”內容進行重編,新增地形模型。
  • 平成25年度(2013年04月~2014年03月)
    ◇平成25年5月18日
    佞武多(國引)結束了開館以來的首次修復,舉辦了點火儀式。
    ◇平成25年9月
    迎接開館40周年紀念。
    ◇平成26年3月
    對《光輝的鄉土先人們》展廳進行重新整修。從壁板為中心的展示變成實物為中心的展示。
    歷史展廳的《新地圖》展區擺放有《陸奧國津輕郡之繪圖》的大型複製壁板。
    蘋果與青森縣展廳的旁邊開設《成田彥榮收藏品》展區。
  • 平成26年度(2014年04月~2015年03月)
    ◇平成26年4月18日
    出自菅江真澄之手的《外濱奇勝》被指定為縣重寶。
    ◇平成26年11月
    為加強耐震等級,進行了大廳天花板改建工程。工期至2015年2月27日結束,此期間還將關閉1樓的風韻堂展廳。
  • 平成27年度(2015年4月~2016年3月)
    ◇平成27年6月
    青森縣立鄉土館電子博物館開始進入部分使用
  • 平成28年度(2016年4月~2017年3月)
    ◇平成28年4月25日
    青森縣立鄉土館電子博物館正式投入使用
  • 平成29年度(2017年4月~2018年3月)
    ◇2017年7月24日~2017年8月27日
       因収藏庫空調設備與電梯等維修作業,常設展暫停舉辦
       但特展照常舉辦
     ◇2017年8月28日~2018年3月31日
       全面休館

登錄有形文化遺產舊館建築物

登錄有形文化遺產舊館建築物

面對本館正面玄關的左側舊館,曾經是舊青森銀行總行。建於1931年的鋼筋混凝土2層建築。保留著古典主義框架的同時,又省略了細節裝飾,具有現代主義風格,獨具特色,曾被譽為當時造型的典型,2004年3月4日成為國家登錄有形文化遺產(建築物)。


建築物的簡歷與特徵

  • 1931年11月24日 作為株式會社第五十九銀行⻘森分行竣工。
  • 1943年10月1日 因五行合併而成為青森銀行總行。
  • 1945年7月28日 的青森空襲中,市內很多建築物被燒毀,該建築卻免受延燒之災。
  • 1970年7月20日 ⻘森銀行總行遷至青森市橋本。舊總行建築物捐贈給青森縣。
  • 1973年9月20日 ⻘森縣立鄉土館開館,作為特別展廳直到今天。

  • *設計由重要文化遺產“第五十九銀行總行主館”(現在的青森銀行紀念館・弘前市)的設計者堀江佐吉的七子堀江幸治擔綱。
  • *業室(現在的大廳)的柱子上部浮雕及樓梯扶手部分的花紋形成數字“59”,設計寓意著“第五十九一行總行總部”。


第五十九銀行青森分行時代
照片提供者:小倉MIKI氏


合作・國際交流

國際交流

俄羅斯聯邦・哈巴羅夫斯克地區

概要

・與哈巴羅夫斯克市地區鄉土博物館之間的學術調查交流
--交流概要歷程--
 分別於1995年度及1997年度舉辦了相互介紹對方地區的特別展,現在正按照協議展開學術調查交流。 (現為第2次3年協議的第3年)

交流的經過

  • 1993(平成5)年度 為事先開會商討特別展舉辦事宜,派遣1名館員前往哈巴羅夫斯克市。
  • 1994(平成6)年度 為調查特別展資料,派遣2名館員前往哈巴羅夫斯克市。
  • 1995(平成7)年度 在本館舉辦特別展《俄羅斯極東的自然與文化》,分別向哈巴羅夫斯克市派遣2名人員及5名人員,並接受來自對方派遣的2名、3名及2名人員。
  • 1996(平成8)年度 為調查特別展資料,接受來自哈巴羅夫斯克市的2名館員。
  • 1997(平成9)年度 在哈巴羅夫斯克市地方鄉土博物館舉辦特別展《青森-北日本之心》,分別向哈巴羅夫斯克市派遣2名人員及2名人員,並接受來自對方派遣的2名人員及2名人員。
  • 1998(平成10)年度 簽訂共同學術調查相關協定,接受對方2名人員。
  • 1999(平成11)年度 展開自然(昆蟲)相關共同學術調查,向對方派遣3名人員,接受對方3名人員。
  • 2000(平成12)年度 展開考古(遺物)相關共同學術調查,向對方派遣3名人員,接受對方3名人員。
  • 2001(平成13)年度 展開民俗(內陸水系漁業)相關共同學術調查,向對方派遣3名人員,接受對方3名人員。
  • 2002(平成14)年度 為簽訂第2次共同學術調查相關協定及首年調查,向對方派遣3名人員,接受對方3名人員。
  • 2003(平成15)年度 展開漁業民俗研究相關共同學術調查,向對方派遣3名人員,接受對方3名人員。
  • 2004(平成16)年度 實施題為兩地區遺址及遺物考古學研究的調查。向對方派遣3名人員,接受對方3名人員。
  • 2005(平成17)年度 按照共同學術調查協議,於7月實施自然領域調查。向對方派遣2名人員,接受對方2名人員。
  • 2006(平成18)年度 按照共同學術調查協議,於7月實施民俗領域調查。向對方派遣2名人員,接受對方2名人員。
  • 2014(平成26)年度 舉辦互換照片展示。9月在哈巴羅夫斯克市地方鄉土博物館舉辦了《繩文時代》展示,11月~2月在本館舉辦了《溫暖北方-俄羅斯北方民族“鄂溫人”的生活-》。
  • 2015年度舉辦交換照片展
    9月於伯力地方鄉土博物館舉行《世界自然遺產 白神山地展》
    2月於本館舉辦《2013年的阿穆爾河洪水》
  • 2016年度舉辦交換照片展
    9月於伯力地方鄉土博物館舉行《青森縣之鳥類——對馬隆收藏》展
    1月於本館舉辦《博物館之靜物寫真》展

美國・緬因州

概要

・與緬因州博物館之間的交流
--交流概要歷程--
分別於1997年度及1999年度舉辦了相互介紹對方地區的特別展,今後將圍繞互相交換文獻資料照片等來加深交流。另外還會根據需要,隨時舉辦以互相交換的照片為中心的小型照片展。

交流的經過

  • 1996(平成8)年度 為開會商討交流計畫,派遣1名館員前往緬因州。
  • 1997(平成9)年度 在本館舉辦了特別展《緬因州的自然與文化-青森縣緬因州友好協定簽訂紀念-》,向對方派遣人員並接受對方人員。
  • 1999(平成11)年度 在緬因州博物館舉辦特別展《青森與緬因-跨越時間的橋樑》,向對方派遣人員並接受對方人員。
  • 2000(平成12)年度 為協商今後交流事宜,向對方派遣館員。
  • 2001(平成13)年度 雙方同意隔年相互派遣博物館學員,進行學術性調查研究。從2002年起開始實施。
  • 2002(平成14)年度 緬因州因故停止向青森派遣學員。10月事務級協定團拜訪青森,同意對交流計畫進行重審。
  • 2003(平成15)年度 鄉土館1名人員加入青森縣事務級協定團,在緬因州博物館針對今後交流進行協商。(9/10)
  • 2004(平成16)年度 照片展《緬因州的大海與產業》青森縣與緬因州友好協議簽訂10周年紀念。(8/1~30)
  • 2005(平成17)年度 辦青森縣事務級協定時,確認今後也將相互交換文獻及資訊。